窗簾是家居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,它的主要作用是與外界隔絕,保持居室的私密性。我國的窗簾基本以定制為主,所以消費者再買窗簾時大多選擇窗簾定做。但是日前市民李女士講述了自己到商場定做窗簾的遭遇:4米寬的面墻,商家建議按照1∶2的比例做窗簾。於是,買了8米布的窗簾,沒想到回家用尺子一居然只有6米半!
因為窗簾一般都要做褶皺,消費者在驗收時又很少用尺子量,這就讓某些不良商家乘機鉆空子“偷布”,導致窗簾布尺寸縮水。
有的商家還喜歡在輔料制作上藏貓膩。當任何一樣商品“附件”越多時,貓膩就越多。比如毫不起眼的花邊,花邊每米10元至20元,看似不貴,用量卻不少,商家在簽訂協議時故意只寫花邊的單價,而不註明尺寸和總價,等到結算時才知道花邊用量之大,有的花邊甚至比窗簾布料還貴。更有些附件的價錢竟是主體的近3倍,看起來就像是在買櫝還珠。
其實這些繁瑣的輔料、附件對窗簾本身而言都是多余的,價格昂貴不說,還讓窗簾變得繁覆冗雜容易積灰,後期清潔工作難以進行。所以買窗簾不妨在根據自己的需求的基礎上化繁為簡,選擇一款實用、性價比高的窗簾,比如規格窗簾。
規格窗簾,沒有幔頭,沒有花邊,不讓窗簾輔料成為主角,著重凸顯窗簾本身簡約時尚大氣的特色。而且規格窗簾,即買即用,無需窗簾定做時那一段漫長而覆雜的等待,只要知道自家窗口尺寸,當場就可帶回家。規格窗簾3種不同的尺寸[200x200cm(雙開)、200x250cm(單開)、300x250cm(雙開)]可以滿足國內90%以上的窗簾購買需求。
窗簾產品規格化標準的確立,使窗簾擺脫了傳統的手工制作模式,進入機器化大生產時代。流水線的作業生產,從生產把關追求“零缺陷”的完美標準,最大限度的在保證成品窗簾的品質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,所以成品規格窗簾質優卻售價更低。在用同樣面料,采用同等工藝和統一規格尺寸的前提下,規格窗簾比定做窗簾的價格低30%-45%,讓消費者能以更低的價格、更便捷的方式購買到品質更好的窗簾。
現在買窗簾再也不是只有窗簾定做這一條路,不妨讓價格親民,購買便捷,品質精良的規格窗簾給你“快”時尚,高品質,超高性價比的新體驗。
|